9月9日至14日,第22届“自然水体物理过程国际协作组(Physical Processes in Natural Waters Workshop,简称PPNW)”会议在湖北宜昌三峡坝区三峡工程大酒店召开,会议以“内陆与海岸水体物理及其与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为主题,由PPNW委员会主办,湖北工业大学和三峡大学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德国、芬兰、瑞士、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等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2019年PPNW会议是协作组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办的年会,此次会议共分为开幕式、学术报告、颁奖闭幕式、学术考察等部分。
2019年10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科技部副主任戴会超教授致辞,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田斌教授致欢迎词,PPNW委员会主席Bertram Boehrer教授致辞,湖北工业大学校长刘德富教授主持会议。三位领导教授在致辞中均表示了对参会人员的诚挚欢迎和对会议圆满举办的美好祝愿,得到了来宾的热烈的掌声与感谢。至此,第22届PPNW会议正式开始。

9月10日至13日四天的会议中,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5位教授、博士分别进行学术报告演讲。
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Bertram Boehrer教授以《Lake Kivu gas measurements updated:methane,carbon dioxide and gas pressure》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提出东非的基伍湖溶解的甲烷是一个宝贵的矿床但高瓦斯负荷也是一种威胁,他测量证实了大量储存的甲烷和目前的火山喷发不会造成迫在眉睫的危险,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甲基已烷矿床定量方法和对气体压力进一步调查的取样设备。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Jia Wang教授做题为《Great Lakes Coastal Forecast System(GLCFS) of ice-hydrodynamics using GLIM and FVCOM models》的演讲。他提出使用GLIM模型建立短期预报能力,将POM模型与冰耦合,FVCOM模型与冰模式耦合应用于五大湖同事预报冰情和长达五天的水动力参数。
中国湖北工业大学刘德富教授发表《Mechanism of the algal blooms and its controlling methods in some tributaries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的演讲。他表示因为三峡库区的水华的诱因可以归因于三峡大坝的修建,但大坝只能直接改变水文进而间接影响生态环境参数的状况和引起水华等问题,因此在香溪河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监测研究以明确三峡库区的水动力条件,阐明其对热分层和营养物质输送的影响,并找出水华形成的机理提出改善三峡库区水质的建议。

另外在学术报告中其他教授、博士也做出其深刻而富有意义的报告,所有参会人员在此共同探讨交流当前相关自然水体水流、水质、水生物等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在此次PPNW会议中不仅有学术交流,还有丰富的考察活动安排。
在会议期间,一众教授学者在承办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了三峡大坝、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屈原故里等地的考察参观,不仅在三峡大坝领略到中国壮阔的水利工程,看到中国为保护中华鲟和长江生态做出的努力,而且在屈原祠感受到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并对屈原的诗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会议期间正值中秋佳节,特举办了隆重的中秋晚宴以表示对外宾的欢迎和对中国来宾的团聚祝愿,各位的亲切交流和合影成为此次会议宝贵的财富。
至此,第22届PPNW会议在湖北宜昌圆满落下帷幕,各位来宾广泛赞美了此次会议的活动和行程,并对下一次的会议充满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