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留服中心| 留学生教育| English

咨询电话:

027-59750225

联系邮箱:

international@mail.hbut.edu.cn

 

现在所在位置: 首 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资讯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Gary Parkinson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来源: “111”引智基地   日期:2019-09-14 15:15:00  浏览:

    近日,应本校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111”引智基地刘森教授之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Gary Parkinson教授来我校参观、学习与交流,并在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轻工楼A716会议室作了以“The plasticity of DNA and their intrinsic topologies explored by crystallographic methods”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刘森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Gary Parkinson教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其所在课题组对“人类染色体端粒”的相关研究工作。他指出,端粒作为人类染色体特殊的保护性功能单位,具有特殊的四链体结构,这种特殊结构区别于人类所熟知的DNA双螺旋结构,具有特殊的性质以及形成机制。Gary Parkinson教授提到,如果能够对人类染色体端粒特殊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并建立相关实验模型,这将极大地促进新药物分子靶点的发现以及新的抗癌治疗药物的研发。基于以上设想,Gary Parkinson教授利用晶体学技术在高分辨率下研究和阐明G -四链体DNA的拓扑结构和一般表面结构特征,并建立了相关实验模型,从而得以在后期工作中确定与小分子配体相互作用的模式。Gary Parkinson教授的相关科研工作,在药物研发方面为大家开拓了新的视野,于基因层面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似乎早已不再是妄想。

    Gary Parkinson教授的科研内容与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111”引智基地“以疾病发生发展具体分子机制为基础的药物研发”等相关科研主题存在众多的交集。在本次学术报告中,众多师生到场旁听,并在报告过程中积极地与Gary Parkinson教授进行学习与交流,在扩展了相关知识的同时更是在药物设计、研发等科研领域得到了点醒与启发。


个人简介

    Gary Parkinson教授于198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地质学专业。1988年,他被伦敦大学Birkbeck学院授予晶体学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晶体学博士学位,后加入美国罗格斯大学,与Helen Berman教授合作,从事DNA及蛋白质/DNA复合物的相关研究。随后,他回到英国,1999年加入S. Neidle教授的团队,2002年进入药学院,担任生物分子结构小组的高级研究员和助理主任。目前主要从事基于结构的抗肿瘤药物设计、研究以及教学工作,目前在Nature、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Science、Humana等杂志上发表80多篇文章。